新闻中心

江苏启迪科技走进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开展数字教材建设专题培训交流活动

作者:来源: 浏览量:2025-10-08 21:07:50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助力高校教师提升数字素养与教材开发能力,9 月 24 日,江苏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江苏启迪”)受邀走进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以下简称 “紫金学院”),联合举办 “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 专题培训交流活动。紫金学院教务处、各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共 120 余人参会,双方围绕数字教材政策解读、技术创新、实操应用及校企协同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学校教材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生态注入新动能。

政策引领明方向:锚定教材数字化转型时代坐标

       活动开篇,紫金学院张教授率先致辞。他指出,当前教育强国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而教材数字化转型正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抓手。结合紫金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传统纸质教材 “静态固化、更新滞后、互动不足” 的短板日益凸显,亟需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破解教学痛点,此次与江苏启迪的合作交流,正是学校主动对接数字教育趋势、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随后,江苏启迪教育技术研究院李院长围绕 “政策要求与数字教材发展趋势” 作专题解读。他系统梳理了教育部近年来关于数字教材建设的核心政策:2018 年《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将 “数字教材研发、试点和推广” 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2023 年《“十四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教高厅〔2023〕1 号)进一步提出 “以数字教材为引领,建设一批理念先进、集成度高、适用性好的示范性新形态教材”;2024 年教育部更是明确 “教材数字化转型不是纸质教材的‘电子化扫描’,而是要实现动态性、针对性、多元性、交互性的系统性跃升”。
“动态性意味着教材内容能实时跟进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比如人工智能、碳中和等新领域知识可快速融入;针对性则要求结合不同地域学情设计本土化案例,像紫金学院可围绕江苏制造业特色开发机械、材料类数字教材;而多元性与交互性,正是打破‘文字 + 图片’单一形态,通过音视频、3D 模型、交互游戏让学习更立体有趣的关键。” 李院长的解读结合政策文本与教学实际,让在场教师对数字教材的核心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技术赋能显实力:AI 云教材解锁教学新场景

      在技术展示环节,江苏启迪产品经理团队以 “AI 云教材与多平台应用” 为主题,通过现场演示、案例分享的方式,直观呈现了数字教材的创新形态与功能优势。
针对紫金学院多学科教学需求,团队重点展示了 “教材多平台” 的五大核心特征:其一,跨终端适配技术支持一次制作、多端发布,教师开发的数字教材可无缝运行于 iPhone、Android 手机、平板及 Windows/Mac 电脑,解决 “多设备兼容难” 问题;其二,混合媒体学习场景中,文字、图片、语音、4K 教学视频与 3D 模型可实现一体化编排 —— 在机械原理课程演示中,教师点击 “曲柄滑块机构” 知识点,即可触发 3D 动画模拟内燃机运动过程,还能拖动构件调整参数观察变化,让抽象原理具象化;其三,交互学习功能实现 “学练测一体化”,现场演示的 “疯狂猜图”(识别机械零件)、“知识连连看”(匹配观光农业类型)等交互游戏,可实时反馈答题正确率,学生完成练习后还能通过语音批注、照片上传分享解题思路;其四,社交化学习模块支持师生、生生间的笔记共享与讨论,全国使用同一本教材的学习者可跨校交流,打破课堂边界;其五,学习行为跟踪通过大数据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长、知识点点击频次、测试正确率,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教师可据此精准调整教学策略。
      而 AI 云教材作为核心技术亮点,更是引发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团队演示了 AI 大模型在教材建设中的三大应用:一是智能辅助创作,教师导入 Word 文档后,AI 小助手可自动补充学科前沿案例、拓展知识点,并生成符合教材规范的版式;二是动态内容更新,主编通过云端后台即可修改内容,更新后所有使用终端实时同步,解决传统教材 “修订周期长、成本高” 问题;三是对话式学习,学生在阅读数字教材时,可随时向 AI 提问 “什么是人工智能的研究范畴”,AI 会结合教材内容给出分点解答,并关联相关章节资源,助力探究式学习。
    “我们的 AI 云教材采用云服务器闭环运行,所有数字资源均部署在合作出版社自主可控的公共服务平台,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确保教学数据与出版内容安全。” 产品经理的安全保障说明,打消了在场教师对 “数字资源泄露” 的顾虑。

实操培训强技能:编辑器助力教师 “从零到一” 开发教材

        为让教师真正掌握数字教材开发能力,活动设置了 “编辑器实操培训” 环节,江苏启迪技术培训师采取 “理论讲解 + 分组实操 + 现场答疑” 的模式,手把手指导教师使用数字教材编辑器。
培训师首先介绍了编辑器的核心功能:一是高效编写,支持 Word、PDF 文档一键导入,自动识别标题、图片、公式等元素并排版;二是多媒体插入,教师可直接上传教学视频、录音,或通过 AI 小助手生成教学图片 —— 如日语教师需要 “敬语使用场景图”,输入关键词后 AI 可快速生成符合教学需求的插画;三是交互设计,通过拖拽组件即可添加选择题、填空题、交互游戏,无需代码基础;四是预览与发布,实时预览不同终端的显示效果,确认无误后可对接出版社走 “三审三校” 流程,获取电子出版物书号。
      “之前总觉得数字教材开发很复杂,没想到编辑器这么直观!” 机械工程学院的王老师在实操中,成功为《机械原理》教材添加了 “偏心轮机构 3D 模型” 和 “机构组成原理测试题”,并预览了手机端显示效果,他感慨道:“以后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教学案例做成交互内容,学生理解起来肯定更轻松。”
     针对教师提出的 “教材更新效率”“跨学科资源整合” 等问题,培训师逐一解答:“编辑器支持账号多端登录,教师在办公室、家里都能修改内容;跨学科资源可通过平台的‘资源库’调用,比如数学教材引用物理实验视频,只需申请授权即可插入,无需重复制作。” 同时,团队还介绍了数字教材的两种出版模式:模式一由学校与江苏启迪合作,平台对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 20 余家合作机构,负责选题申报、书号审批;模式二则支持学校直接与出版社签署协议,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满足不同学校的合作需求。

研讨交流促共识:校企协同构建数字教育新生态

     活动最后,双方围绕 “数字教材建设痛点与合作方向” 开展座谈研讨。紫金学院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结合学科特点提出建议: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希望开发 “日语敬语、汉语写作” 等语言类数字教材,强化听力、口语交互功能;智能制造学院建议针对实训课程,开发 “虚拟仿真 + 数字教材” 融合产品;教务处则关注 “教师数字素养长效提升”,希望开展系列培训。
江苏启迪李院长回应:“我们将根据紫金学院的学科特色,定制数字教材开发方案,比如为语言类课程提供语音识别、翻译插件,为实训课程对接虚拟仿真资源库;同时,可联合学校开展‘数字教材建设工作坊’,分阶段提升教师的适应力(使用数字教材)、胜任力(优化数字教材)、创造力(开发特色教材),助力教师完成数字化转型。”
         紫金学院陈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培训交流不仅让教师们掌握了数字教材开发技能,更凝聚了‘校企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共识。下一步,学校将遴选 2-3 个优势专业试点开发数字教材,希望以江苏启迪的技术为支撑,打造一批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示范性新形态教材,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结语:以数字教材为桥,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江苏启迪与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培训交流活动,既是对教育部 “推进教材数字化转型” 政策的具体落实,也是校企协同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江苏启迪将持续发挥技术与资源优势,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从数字教材研发、教师培训、资源共建等多维度发力,助力更多高校破解教学痛点,构建灵活、开放、规范的数字教育新生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数字动力”。
相关标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