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该体系以素养培育为核心,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实现从认知启蒙到创新实践的素养发展:小学阶段注重兴趣培养与基础认知,初中阶段强化技术原理与基础应用,高中阶段注重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过“课程重构、资源融通、评价创新、师资赋能”的联动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紧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明确各学段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安全、合理、有效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同时严守数据安全、伦理道德底线。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发布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
在“智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工智能(AI)与虚拟现实(VR)技术的融合,为实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VR虚拟仿真实训室,作为这一
智能对象及其智能行为建模:通过VR+AI技术,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智能化建模,使虚拟对象具备类似真实世界物体的行为和特性,能够依据环境变化和用户交互自主做出反应。例如,医用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动能,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手段,它在安防、医疗、教育、数字城市以及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较好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
“猜猜哪一位是真人?”会场屏幕上6个人依次视频发言,观众现场扫码投票。主持人最终公布的答案令人意外,屏幕上的6个人全都是数字人。3月24日,主题为“元宇宙&mda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VR+AI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教育”融合VR虚拟仿真实训室:拓宽实训教学的新维度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南京中小学 “元宇宙+教育”开拓教学新领域
教育部发布两项指南 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